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南華大學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南華大學推展永續農業,應用創新科技促進坡地水土保持,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中)、副校長林辰璋(右3)、科技學院院長陳柏青(左1)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茂雄(左3)、總經理陳還珠(右2)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南華大學推展永續農業 應用創新科技促進坡地水土保持
2022-10-22
佛光山南華大學致力推動永續發展,近年來積極引進創新綠色科技與有機農業整合,為解決山坡地農地水土保持與邊坡穩定問題,以及土壤肥力不足問題,日前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合作,藉以研究試驗增加土壤礦物質,促進植物生長。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副校長林辰璋、科技學院院長陳柏青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茂雄、總經理陳還珠,及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藝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陳義松與中正大學研究員郭義浩博士等人,10月19日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研究其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對於植物生長的功效。
林聰明表示,工業革命之後,燃燒大量溫室氣體,砍伐森林,使用化肥及農藥及大量使用有毒化學物品,造成全球暖化及環境破壞,因此,推動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為當務之急。南華大學重視生命教育與永續發展,致力落實節能減碳並推廣環境教育,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民國109年設置永續農場,區內全部採用太陽能供電,設置農電共生模式,溫室聘請台大蘭園董事長賴本智教授蘭花課程、邑米社區大學校長吳孟昆及菁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榮錦教授黑水虻及黑木耳課程。
同時亦設置養蜂專區,委請農委會有機農業大使,也是南華大學榮譽教授陳世雄開設蜜蜂學課程,曾獲得三等景星勳章的陳義松教授則教導有機農業課程,建構完整的永續農場資源與課程。民國111年更辦理農糧署有機農業班隊,每梯次72小時,共辦理兩梯次,培訓超過300位有機農民。
南華大學持續用創新技術推動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積極整合學校研究能量及社會創新技術,希望透過完整的科學試驗,確認MICP工法對於水土保持功效,及海能量公司之礦物質元素對於植物生長功效,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永續中心執行長洪耀明表示,永續中心積極引進創新綠色科技與有機農業整合,首先是解決山坡地農地水土保持與邊坡穩定問題,因此本年度在郭義浩博士協助下,採用微生物誘導碳酸鈣沉澱(MICP)技術,此工法利用酵素誘發土壤生成碳酸鈣結晶,固結邊坡,因此雖然完全不採用混凝土,但仍能穩定邊坡,成為國內首創不影響生態之邊坡穩定模式,讓農場免於水土流失。
其次是解決土壤肥力不足問題,除採用校內廚餘堆肥外,另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產品含有多礦物質,除了可用於洗滌外,亦可增加土壤礦物質,促進植物生長,因此雙方合作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確認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對於植物生長功效,並經過詳細田區規劃、廚餘堆肥及土壤整地後進行馬鈴薯種植。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副校長林辰璋、科技學院院長陳柏青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茂雄、總經理陳還珠,及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藝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陳義松與中正大學研究員郭義浩博士等人,10月19日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研究其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對於植物生長的功效。
林聰明表示,工業革命之後,燃燒大量溫室氣體,砍伐森林,使用化肥及農藥及大量使用有毒化學物品,造成全球暖化及環境破壞,因此,推動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為當務之急。南華大學重視生命教育與永續發展,致力落實節能減碳並推廣環境教育,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民國109年設置永續農場,區內全部採用太陽能供電,設置農電共生模式,溫室聘請台大蘭園董事長賴本智教授蘭花課程、邑米社區大學校長吳孟昆及菁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榮錦教授黑水虻及黑木耳課程。
同時亦設置養蜂專區,委請農委會有機農業大使,也是南華大學榮譽教授陳世雄開設蜜蜂學課程,曾獲得三等景星勳章的陳義松教授則教導有機農業課程,建構完整的永續農場資源與課程。民國111年更辦理農糧署有機農業班隊,每梯次72小時,共辦理兩梯次,培訓超過300位有機農民。
南華大學持續用創新技術推動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積極整合學校研究能量及社會創新技術,希望透過完整的科學試驗,確認MICP工法對於水土保持功效,及海能量公司之礦物質元素對於植物生長功效,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永續中心執行長洪耀明表示,永續中心積極引進創新綠色科技與有機農業整合,首先是解決山坡地農地水土保持與邊坡穩定問題,因此本年度在郭義浩博士協助下,採用微生物誘導碳酸鈣沉澱(MICP)技術,此工法利用酵素誘發土壤生成碳酸鈣結晶,固結邊坡,因此雖然完全不採用混凝土,但仍能穩定邊坡,成為國內首創不影響生態之邊坡穩定模式,讓農場免於水土流失。
其次是解決土壤肥力不足問題,除採用校內廚餘堆肥外,另與海能量科技開發工業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產品含有多礦物質,除了可用於洗滌外,亦可增加土壤礦物質,促進植物生長,因此雙方合作進行馬鈴薯種植試驗,確認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對於植物生長功效,並經過詳細田區規劃、廚餘堆肥及土壤整地後進行馬鈴薯種植。
最新消息
清德寺重陽敬老 傳遞慈悲與祝福
2025-10-28三代喜同堂暨佛光寶寶祝福禮 見證信仰傳承
2025-10-28健保推手楊志良訪法寶寺 分享「倒數第二」哲學
2025-10-28大林講堂人間佛教系列講座 《金剛經》五種實踐的智慧
2025-10-28員三分會「幸福人生」講座 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
2025-10-28佛光文教中心佛化婚禮 佛光青年佛前互許終生
2025-10-28九九重陽情誼長 歡喜共舞樂滿堂
2025-10-28屏東講堂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的慧學
2025-10-28以四給為座右銘 佛光人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
2025-10-28佛光四句偈啟願心 圓滿修行在人間
2025-10-28
相
關
消
息







